我们如何和孩子谈论“生”与“死”?

来源:半月谈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接收着五花八门的信息,却没有一本“说明书”教会他们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如何正确对待生与死。有关生命的问题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重要课题,家长和老师该如何给孩子上好这堂课呢?

“今年是我的高考年,我也真正面对了生与死的命题,我的爷爷与世长辞了。高三的我疲于应付学习,去爷爷家也只是赶我的作业,也没怎么和爷爷聊天。我时常想,没事马上就考完了,考完,我好好陪陪爷爷奶奶。谁知道时间是最残酷的东西,不等我结束考试,我和爷爷已经阴阳两隔。我是爷爷带大的,不长的人生里都是与爷爷的回忆。直到现在也不敢回想过去的日子,处处是遗憾,我时常痛恨为什么自己没能办好爷爷交给我的事。时间无情,造化弄人。”@桃花与酒

“不到半月之前,表弟意外离世,仅仅32岁,除了听到消息时的震惊、痛心、惋惜,更有在后续处理事情的深刻感悟:这世界最大的事是死亡,最痛的事是生离死别。在生命问题上,每个人都无法预知,唯有珍惜当下,尽量少留遗憾,这样面对生死或许会坦然一些。”@H.

“2022年8月底,目睹家里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今年3月,又送走了岳母。我对死亡的认识、对生命的感悟,好像都是从实践中学到的。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从没有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人生这段旅程应该怎么度过。我已经活到了中年,虽然说不上坦然面对,但至少不会害怕死亡。趁活着的时候有所作为,别等死亡降临时留下遗憾。”@行走

“小时候一直很害怕死亡,害怕一切相关的东西,白花、墓碑……都被冠上了不详、不吉利之名,仿佛多看一眼、多靠近一点都会被恶灵缠身。慢慢长大之后才发现,只不过是一个人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这样的自然规律不应该被害怕、排斥甚至恐怖化,这既是对逝者的不敬,也容易被人借此传递一些不好的封建思想。”@乐干面

“我曾迷茫过活着的意义,觉得生活无趣。直到自己一人爬山体验了一次险境,求生的本能被激发了出来。从那之后我不再需要'刺激'了。我时常觉得,自己就是不断在麻木地活着到寻求刺激(感受活着)的过程中生活,然后走入死亡。

曾有个观点至今挺吸引我的,我们从万事万物的一堆元素中来,死后化作一堆元素回到万事万物中去。就是这样的,死了,我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我不再追求活着的意义了,活着就是让我去感受我活着。”@棱点

“我的第一只宠物狗生病死了,它的离开让我知道我本可以对它更好。同年,爷爷去世了,他的离开让我知道在我为他悲痛的同时,我还会挂念我的爸爸会不会更伤心,原来生死之间就是爱的延续,物理上的存在或许消失,但灵魂深处的爱一直在。”@ momo

“第一次对生死产生概念,是小时候养的兔子意外死亡。和兔子相处的时光我总是非常开心,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它喂食、换水。可是在盛夏的一天,我出门前忘记把它的笼子提进室内,等晚上回家,它已瘫倒在笼中,毫无生机。第二天早上,妈妈告诉我它死了。好像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我知道了何为死亡,也知道了我可以保护弱小生物的生命、可以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知道了无论生死、无论生物种类,它会一直活在某个人的记忆中,并且对这个人的成长产生影响。”@杨杨杨

我发现父母辈和祖辈对死亡特别忌讳,有时都到了让我无语的地步。二爷爷去世了,我的小表弟两岁半,问二爷爷去哪了,我刚要回答,就被我奶奶使眼色制止,说二爷爷回江西了呀,小表弟一听开始哭闹:‘我也要和二爷爷一起去!’然后我爷爷就把我奶奶骂了一顿,我奶奶又打了小表弟一巴掌——小表弟这顿打挨得真的太冤了!直说二爷爷去世了不行吗?顶多再解释一句去世是什么,这有什么不能说的?我理解不了!”@野王妲己

“我一直没接受过死亡教育。只是在小时候突然想到爸爸妈妈可能有一天会死去,我伤心地抱着爸爸哭。后来过了不久,我爸爸真的因为事故走了,我用了将近十年才缓过来。其实死亡并不可怕,只是需要有人教会你告别。@鲤鱼????

我今年26岁,已经是大人了,但是我每天都活在考虑死亡的恐惧中。在我上高中的时候突然有一天觉得自己活在一个死循环里,而且没有办法破解(说实话,在打下这些字的时候,我已经坐立难安、浑身发抖了)妈妈认为我是闲的没事儿干,总想这些没发生在眼前的事情。我觉得,对死亡的恐惧成了我的心病,并且我认为自己也因此有了心理或精神疾病了。我只是很怕,到现在我都很怕。

两年前,我姥姥去世了。第一次直面死亡,这更加深了我的恐惧,在殡仪馆里我全身发抖。看着她静静地躺在那里,我脑子里什么都思考不了了,甚至没有哭,但回到家哭到上不来气。我更加害怕了,害怕家里其他老人会离我而去。

咱们国家真的很少会讨论这个,我们都闭口不谈,觉得这个不吉利,或者就像是我妈说的这些都是有的没的,又没发生在眼前考虑这干什么,我希望有人可以和我好好谈谈,让我能够直面这件事情。

我认为,我可能不是唯一一个对生死反应这么大的。我希望,可以让自己变得坦然。我认为,我们需要一些帮助。@无法无天孤独大魔王

很多小孩轻生,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死亡,他们选择轻生只为报复父母,甚至是气气他们。父母回避与孩子谈论死亡的后果就是,孩子在被蒙在鼓里的情况下,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这太令人痛心了。”@☀️

“现在,很多小孩对生死的了解都是从游戏里来的,觉得死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因为打游戏随时都可以重新来,所以很多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也会想像玩游戏一样重开。”@小呆

网上经常有虐猫、虐小动物的新闻,我觉得这些人一定没有接受过生命教育,他们不懂得生命的宝贵,才会用折磨、残害其他弱小的生命的方式获得快感。”@鸡仔

“出于一些原因我瞥见了部分乡村青少年教育的缺失,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对生与死的认知,他们不清楚不懂得,也就不畏惧不尊重。他们以此作为谈笑的资本,然而直到最终他们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都还是不懂得生之可贵。而在城市中生活的小朋友们,出于不同的原因,也面临着相似的窘境,长辈们看似将幼子保护于襁褓中,事实上只是将孩子们困在了一个对关键事实一无所知的囚笼中,远非是他们自认为的避风港。现今的孩子们接触信息的渠道已远远多于以往,想要保护他们,就是让他们看清生死的问题,能在新时代的信息洪流中去伪存真。有所畏,方知有所不可为。@一杯常温咖啡

家庭里对的教育确实是缺失的,死亡一直是家里比较禁忌的话题,是不吉利的代名词。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就容易麻木。以至于我们有时根本不会去细想,新闻事件里死亡的人数,是由一个个和我们一样鲜活的生命组成。对于别人,一个人的死亡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对于那个人的家庭,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重视,每一个逝者都应该拥有尊严。只有正确认识生死,我们才能让自己不再是冷漠、猎奇、麻木的局外人。@枸杞子不点儿

“生命的教育,我是觉得很有必要。今年初,我母亲去世了,我儿子8岁,一直是他姥姥在带,所以在姥姥走后,儿子经常默默哭泣,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孩子。只能跟孩子讲,人生是一趟列车,只不过没有返程。途中总会有人上车,就是小孩出生。也总得有人下车,就是死亡。否则,这趟列车上就会爆满,列车就会翻车。@平平淡淡就好

“人到中年,陆续送走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爸爸之后,我发现我越发能够平静地面对死亡。死亡带给我的悲伤甚至都越来越少,反而每多一次分别,我就能感受到多一份要带着他们的嘱托好好生活下去的动力。于是我对我5岁的儿子讲,姥爷去世了,他去了一个再也回不来的地方。他说妈妈你也会死吗?我说会,他说那我呢?我说是人都会死。他就难过地哭了起来,说妈妈我不要你死,我害怕再也见不到你,我要发明一种长生不老的药,你吃了就不会死了——看,孩子能正确认知,也能做出令人温暖的回答。@酷迪

“坦诚地告诉孩子我们每个人都会死,再告诉孩子所以我们活着就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喜欢的事情,这样就不会害怕了我认为这就是最好的死亡教育,告诉孩子生命的真相,又给出解除内心恐惧的办法。@颖明的思考

“与女儿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教育,应该来自于电影《寻梦环游记》。看完电影后,年仅6岁的女儿不停地问我:什么是亡灵世界?他们为什么要回家?为什么要把照片摆在祭台上?

中国人对死亡的忌讳,中国青少年教育中生命与死亡教育的缺失,都在告诉我们,有这么一部电影能够让我们来和孩子共同探讨死亡的话题是多么难能可贵。电影提出终极死亡这个概念,即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如果被家人遗忘,则会在‘亡灵’世界永远消失,来隐晦地告诉小朋友:死亡是必然的,但死亡并不可怕,只要在人世间有人记得你,你就会永远存在。

跟女儿聊天的最后,她讲述了好几个跟已经去世的奶奶相处的小故事,最后还非常认真地告诉我:我会一直记得奶奶的!这样她就永远在了。@有梅无雪

“‘死亡的意义就在于提醒人们生命有限,所以才要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这样在生命不得不结束的时候,少些遗憾。总之,当孩子想要了解死亡的时候,我们不要冷嘲热讽或者故意制造恐怖氛围吓唬他们,而是通过科学引导让他们真正了解死亡是什么’‘死亡对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应该如何看待死亡’‘怎样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精彩等。只要孩子能从我们的引导中收获正能量,教育就挺成功的。@平

“教育专家尹建莉说过,孩子对生命的热爱,才是教育的起点。深以为然。如果对孩子的教育里缺失了生和死,他会找不准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他没有最稳固的根基,觉得自己随时可能会消失,不知道生存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这也是很多孩子空心病的由来吧!@eeyyyah

“生命来源于每一代人的爱情,有年龄、性别的要求,但是也仅有这样的硬性要求。其他的是靠我们自己的选择,有三观、有性格,或是一些家庭、社会地位等外在因素。想要选择合适的伴侣来延续生命,需要等心智成熟、身体成熟,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时。如果不能,欢迎每一个孩子遇到心动的人时,和父母分享,听听父母的意见。当然,也希望每一位家长,能够尊重孩子的情感萌芽,珍惜他们的这份信任。

而生命的结束,也是随着生命来源必然发生的事情。往大了说,地球资源有限,不可能一直容纳所有生命;往现实了说,人的身体健康、内脏器官都是有寿命的,一块橡皮也有用尽的时候;往美好了说,人在每一个星球上生活的时间是有限的,这个星球生活几十年,就需要到另一个星球去,这只是短暂的分离。无论哪一种说法,只要孩子能接受,就可以。长大后都会明白的,只是要小心保护他们儿时的那一点童真。”@李大美

“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感觉基于生存取向的生命教育太少被提及了。

大学生正处在个人心理塑造和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他们正孜孜不倦地探索人生道路、求索生命意义,不可避免地开始思考生死问题。然而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或是对死亡避而不谈,或是美化死亡秘境,让学生在成长成熟过程中因缺少正确指引,时感困惑和生命虚无。

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提出我们要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不懈奋斗、荣辱不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离不开对生死思考的正确引导。

人都渴望超越人生的有限性,而得到一种持久的和永恒的价值,因为生命有两种含义,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人的自然生命是无法舍弃自然时间的,自然时间就是人的生存状态;而价值生命却体现在价值时间,即人所创造的价值起作用的过程当中。只要创造者创造的价值对存在的人类产生作用,那创造者的价值生命便存在着,它是真正属人的时间,将有限的人生时空扩展为无限的精神境界。人意识到自然生命的有限过程,力图将更多的生命内容注入到这一有限的过程之中,让这些生命内容在自然生命终结以后,仍存在下去并为其他生命共享,有限生命过程所容纳的全部内容产生了无限的价值与意义,这就是自然生命的自我超越—超越死亡、实现自我的价值生命。所以,在继往开来的文化演进中,作为生命个体我们一方面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又通过自己的创造为后代留下新的文化成果。由于人类的价值生命是一个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个体价值生命融入到人类价值生命的无限延伸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文化创造性与传承性直接源自于个体小我对完满与永恒的价值生命的追求而融入于人类的大我之中。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情动人,也要以理服人,更要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从对生死话题的思考出发,在生命教育中和学生一起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条蹊径。@张玲

新华社记者 艾福梅

我国传统文化忌讳谈论死亡,这是关于“生”与“死”的教育欠缺、难以普及的重要原因。然而,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屡屡发生年轻人轻生事件,另一方面很多晚期癌症患者饱受疾病折磨,已是“回天乏术”,但家属仍要倾尽全力跟死神“抢”人,不愿意放手。这些矛盾的现象说明我们的“生死教育”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关于死亡教育的课堂,通过写墓志铭、参观殡仪馆、旁观遗体火化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视死亡、敬畏生命。在中小学阶段,教育部也印发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旨在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实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系列化、常态化、长效化。

正如一位专家所言,只有让孩子们正视死亡,克服恐惧,同时认识和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才能更好地珍惜和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当然,“生”与“死”的教育也不能全部寄托于课堂上,生命教育最广阔的空间还是生活。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更要承担起引导教育孩子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正确对待生与死的责任。我们要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接纳他们的个性发展,带他们感受阳光与雨露,体味生命的美好;要告诉他们,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最爱自己”,不要伤害自己和他人,要勇敢地追求生命的价值;更要让他们知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活着时好好生活,告别时也没有遗憾。

在梳理读者留言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两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一个是“遗憾”另外一个是“珍惜”,因为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才显出生命的宝贵,不想在告别时留下遗憾,就要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天,这才是我们希望通过生命教育要告诉孩子们的,而不是任其陷入对于死亡的焦虑以及无尽的虚无之中。

想要帮助孩子梳理正确的生命观念,首先家长和老师应该从自身出发正视“生”与“死”,从不避讳这个话题开始做起,以坦然的态度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获得对生命的体悟,帮助孩子在认识生命的过程中学会好好告别、学会珍惜生命、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无限的个人价值……

你认为生命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你认为应该如何带领孩子上好这堂课?

言区说说吧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