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摔伤,全国父母淡定回应:“不算大事儿,活着就好”。

文丨小树妈妈

来源丨天空树

前阵子跟朋友聊天,她感慨了一句:现在的小孩,真的好辛苦。

她说记得自己小时候,除了上课和写作业,剩下的时间都在玩儿。

课间和同学踢毽子、砸沙包、疯跑疯跳,放假去爷爷奶奶家撒欢儿,和邻居孩子捉迷藏……

长大了回想起那段时间,她内心还是由衷的畅快和满足。

现在的孩子呢,开学的时候,课间10分钟“消失”了,交朋友只能在厕所,可能就连上厕所,也得跟老师报告。

放学了,也仅限于幼儿园和低年级的下楼玩,而且只有零星几个小朋友,几乎找不到玩伴。

放假了各种兴趣班轮着上,好不容易出去旅游一趟,也得搞个研学营,好像非得学到点什么东西。

我也有类似的感受,我们中国孩子,实在是太缺“玩”儿了!

这一届孩子的童年,好像永远在做正确的,有用的事情。

但殊不知,看似无用的“玩儿”,才是童年的头等大事。

最近看完《他乡的童年2》新西兰那一集,大家会发现:

玩儿这件事,不仅是为了孩子的快乐,更有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

会玩的孩子更会保护自己

我看新西兰这一集的时候,真心感觉:这里的孩子,真的好快乐~

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新西兰的娃从走路开始,就要和海洋亲密接触。

所以什么游泳、玩滑板、玩皮艇……这些“玩水”的活动,他们打小就开始玩儿了。

到了上学的年纪,学校也不会抑制他们的天性。

在当地某公立小学里,有一片特别大的操场,名字就叫“无法无天”。

每天的11点10分到11点45分,这35分钟的时间,都是给孩子用来自由活动的。

在这个时间段,在这个操场里,只要不伤害自己和别人,孩子想怎么玩,老师都不会管。

他们可以随意的追逐打闹、大喊大叫,光着脚到处跑,在草地上打滚,弄得自己一身脏;

他们可以爬到树上,爬到房顶上,可以用木管组装成炮台,玩“打仗游戏”……

到了学校狂欢节,孩子们玩得更疯。

他们会带着老师父母一起,互相往身上喷彩色粉末,甚至可以往校长头上倒史莱姆粘液……

可能很多家长看到这一幕,会特别担心:爬得那么高,跑得那么快,孩子受伤怎么办?

主持人第一次来到操场,也忍不住问了校长这个问题。

校长很淡定的回答:

“在自己任教的7年时间里,从来没有出现过重大安全事故。

当然,摔断胳膊、摔断腿什么还是有的。但即便不这么玩儿,这些情况照样可能发生。

(我)之前的学校就有挺多规章制度的,孩子们照样受伤。所以,随他们去吧~”

这个回答可能看起来有点随性,但也是深层考量在的。

就像这位校长说的:如果我们一直提供保护,他们永远学不会。

最好的教育,永远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和经历。

我们想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就得先把限制他的那些东西拿掉,给他们机会去经历,去受伤,去学习,自己摸寻出安全的边界。

就像新西兰这些操场上疯玩的孩子们,他们其实更懂得怎么管好自己,怎么与人相处。

他们会在疯玩的时候相互提醒,挥舞棍子时要小心;他们会主动清理路上的大树枝,避免有人被绊倒。

主持人问一个小孩:你从哪里学会(保护自己的?)

他说:没人告诉我,就是知道要与人为善。

玩得好学得才能更好

弹幕上有人感慨:35分钟的课间活动,都快赶上一节课的时间了。

是的,这对中国孩子来说,多少有点不可思议。

咱们应该都听过一句话:“体育老师生病了,这节课改上……”

从来都只有为了学习,占用娱乐时间的,还没听说过反过来操作的。

不过新西兰这么做,不光是为了孩子有个开心的童年,而是他们研究后发现:玩痛快了,孩子学习效率会更高。

13年前,新西兰这所学校的前任校长,就做过一个为期2年的实验。

最后结果是:孩子们的专注力提升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就连霸凌的情况也改善了。

为什么玩的好,反而有利于孩子学习呢?

大家应该都有这种感受:

做一件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时,内心会感到无比的愉悦和快乐。

这种快乐,会让你全神贯注,不会被外界轻易干扰。

时间总是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两个小时过去都没发觉。

心理学上,管这种忘我的状态叫“心流”。

有研究表明:心流状态下的人,在生产力、创造力、学习能力和革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都是平常的500%。

最重要的是,这种状态是可以迁移到其他事情上的。

美国神经科学界的泰斗玛丽安·戴蒙森曾说:

当孩子沉浸在最喜欢的游戏中时,他们会高兴得忘记所有烦恼,而伴随这些感受而来的强烈内在动机,能够指导与强化他们去努力、学习和追求成就,这种影响也无法以任何其他方式实现。

大家应该也发现,这两年的高分学霸,很少有那种死读书的,反而平时都挺会玩的。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玩儿这件事上,可以充分探索,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能体验到成就感,并且又不用发愁结果。

孩子们先在玩耍中体验了心流,所以做事更专注,效率也更高。

而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

学习是静态的,玩耍是动态的,两个状态切换,大脑的不同区块才会协同发展,发育得更好。

所以,哪怕是为了孩子的学习,让他玩得痛快,玩得自在,也是很有必要的。

新西兰教育不止快乐

这里的孩子开心是真的,学业不卷也是真的,小学甚至初中都没考试。

我看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下辈子要去新西兰当牛马。

但有一说一,新西兰也绝不是让孩子绝对自由,或者傻玩傻乐。

校长接受采访的时候,就提到过:

我们不会干涉孩子玩耍的自由,但是只要进了教室,该上的课还是得上,该守的规矩还是得守,哪怕孩子不怎么喜欢这门课。

同样的,想要玩儿,只有写完作业才能去。

听着还不错,还算张弛有度对吧?但是要真是在新西兰当父母,挑战也是不少。

首先是当这边孩子的家长,你的心要很大。

孩子磕着、碰着、哪怕再严重一点,爹妈也得告诉自己:“不算大事儿,活着就好”。

校长曾经分享过一件事:

之前有个娃在树上造屋,木材掉下来,砸到了前额,后来留下了很大的伤疤。

当时学校打急救送医院后,通知父母,父母只会问发生了啥,后续不会去找学校麻烦。

(当然前提也是:医疗费是由保险赔付的,无须自费哈。)

其实孩子擦破皮、崴个脚,倒是还好,但类似这种比较大,且有遗留的伤害,真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接受的。

再有就是,大家常有的那种,成龙成凤的功利化教育理念,可能也得放下。

有移民过来的中国父母,分享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

有个本科生写了篇论文,大意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结果教授一看,给他打了零分,原因是啥是“人上人”?你吃苦就是为了人上人。大家都是平等的,你是想欺负下面的人吗?

这种平等的理念,好的一面就是职业平等,即便你是一个管道工、建筑工,也和大学教授拥有等同的社会地位。

不那么好的一面就是,如果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会比较吃力。

因为教育不应试化,在PISA考试中,新西兰孩子的表现比起我们或新加坡就逊色很多。

大约就像片中那位议员说的:

如果一个国家的好坏,取决于他们的年轻人是否有激情,有志向、有钱的话,新西兰肯定不会榜上有名。

但如果你以是否幸福,有没有自己的娱乐,环境是否舒服的话,新西兰会名列前茅。

我一直在想,什么样才是好的教育?

想来想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模式,必定是不存在的。

我们只能尽可能去看,去反思,去寻找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模式,慢慢的调整、磨合。

但不论走到哪一步,选择哪一种模式,自己不拧巴,孩子能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或许就足够了。

    发布于:北京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