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空间入选科创Pre独角兽,公司称正紧锣密鼓推进上市筹备

来源:泰山财经

泰山财经记者 郑旭雯

1123日,赛迪科创Pre独角兽(2025)榜单发布,位于烟台海阳的东方空间(山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空间”)入选,成为进入榜单的两家山东企业之一。泰山财经记者注意到,东方空间首型火箭“引力一号”于上月完成第二次发射,该箭型曾创下世界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火箭等多项记录。目前,东方空间也对外公布了上市打算,公司在回应泰山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正紧锣密鼓推进上市筹备工作,未来择机考虑申报科创板。”

Pre独角兽即独角兽企业的后备力量,该榜单聚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方向,筛选出估值尚未达到10亿美金,目前不属于独角兽且未上市,具备高成长性,在3-5年内极有可能跃升为“独角兽”的创新型高成长科技企业。

东方空间成立于20206月,注册资本4051.72万元,注册地位于烟台市海阳市,公司主营业务为太空运输,是一家运载火箭和新型空天运输工具的设计制造公司,法定代表人布向伟,实际控制人为彭昊旻。

官网介绍,公司通过研发“引力”系列运载火箭、“原力”系列火箭发动机、“鸿力”系列空天信息装备,打造一次性使用和可回收重复使用的系列化空天运输产品,提供低成本、规模化、便捷化的发射服务。

股权结构方面,东方空间现有46名股东。大股东泰安锦逸星龙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40.47%,彭昊旻持有其89.32%股权,为公司实控人。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6月至今,东方空间已完成五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17亿元。所引入的投资方包括经纬创投、红杉中国等头部投资机构,以及约27个私募基金。

20241月,东方空“引力一号”在烟台海阳海上首飞成功,时隔一年零九个月,“引力一号”在上月11日完成第二次发射,并将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目前,我国已有多家民营航天运载火箭企业达到商业化水平并已投运,同时,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到商业运载火箭行业,成为推动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中,东方空间表示其核心优势,一方面是推出大运力、低成本的引力系列大中型运载火箭以满足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大规模组网需求,另一方面,是以一站式海上发射能力释放更广阔商业空间,增加发射的机动性,摆脱眼下国内火箭发射工位稀缺的困境。

东方空间引力二号正处于研制的快速推进阶段,前期已完成方案详细设计、产品投产并陆续开展大型地面试验,预计年底或明年年初完成动力系统试车,由此,引力二号基本具备首飞条件。

此外,据界面新闻报道,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彭昊旻上月接受媒体问答时表示,东方空间未来将积极开拓二级资本市场,并综合公司营收及研发进度,在明年择机考虑申报科创板。

泰山财经记者向东方空间询问其上市战略规划,公司回复称,正紧锣密鼓推进上市筹备工作,与行业共同把握历史性机遇。未来将择机考虑申报科创板,如有相关信息会对外公布。

据统计,自今年7月至10月间,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宇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兵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家专注于商业运载火箭研发与运营的企业先后启动了IPO辅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上一篇:这位“90后”院士,有点酷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