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等待着10月20日,央行按例公布月度LPR时,会进行一次降息,但结果是没有降息。
很多人,失望了!
你们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的是,真正懂经济的人,原本对于10月份国内降息的预期就不高。
因为,我们要等。
等10月29日美联储会议,降息25个基点。美国10月降息之后,我们才有概率在11月底进行一次降息。
你们知道,这叫后发制人。
这个事当然还需要一些其他的铺垫,比如银行最好能够配合着再去降一降存款利息。
事实上,银行已经有所行动。
据券商中国报道,10月以来,已有平阳浦发村镇银行、汕头湾海农商银行、江苏苏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等10余家中小银行密集公告,下调存款利率。
其中,平阳浦发村镇银行动作最为生猛,部分产品直接调降80个基点,简直是断崖式下跌。
平阳浦发村镇银行公告显示,
10月21日起新一轮各类存款利率调整生效,与此前相比,该行整存整取定期产品三个月期、六个月期、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分别下调40个、35个、35个、50个、80个、80个基点。
这就是说,10月21日以后,你们在该银行存个100万的三年期定存,将会相比之前减少100万*0.008*3年=2.4万。
整整少了个华为手机、电脑、平板、手表等全家桶。
当然会心痛。
那么,问题来了,你们还愿意继续存吗?评论区里打出你们的答案。
平阳浦发村镇银行
银行当然也知道你们很难受,也知道这样做将会加大揽储的压力。
不过,你们不知道的是,银行也很难,银行也不愿意这样做。
可是,银行如果不这样做,那么银行就会被净息差压得喘不过来气。
假设一个场景。
你们家隔壁银行的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1%(即1.3%+0.8%),假如恰好该银行又有一笔三年期的贷款,无论是经营贷,还是消费贷,还是其他贷款。
你们知道,很多利率都已经逼近2.1%。
比如《证券日报》在2025年7月就报道过,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将经营贷利率降至3%及以下,部分产品甚至低至2%区间。
银行以2.1%的存款成本,给企业一笔2%点多的贷款。
假如考虑到综合的运营、员工工资等等成本,你们自己算一笔账,银行还有利润吗?
所以银行很难,不得不去降低老百姓的存款利息。
所有人都应该明白的一个道理是,任何事情既然有弊,就必然有利。
银行调降存款利息,其实就是为央行进一步降息争取了空间。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从降息的必要性上来讲,弱信用、弱地产以及低通胀和高实际利率环境下,我国降息周期延续的必要性较高;从可行性上来讲,虽然美联储9月降息创造了较好的海外环境,但国内商业银行息差压力仍然不小。在LPR下降引导贷款利率调降前,可能需要存款利率的先行下调。
意思就是,降息是有必要的。
但是,从操作层面来看,存款利率先行下调,然后LPR再下调,有利于银行净息差的稳定。
其实,不用关注这些宏大数据;你们单单看上图数据,也能明白国内利率依然处于下行通道之中。
2019年,5年期LPR改革后的首次报价是4.85%。
2019年11月,5年期LPR首次迎来下调,幅度为5个基点,下调后为4.80%。
随后的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都是在持续下调。
当下,2025年10月,5年期LPR的报价是3.5%。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趋势一旦形成,短期内很难改变,因为即使是惯性也都有强大的推动力。
你们对此应该深有感触,
无论是房子价格、股市价格、汽车价格、国债价格、黄金价格,还是泡泡玛特拉布布的价格,贵州茅台的飞天价格等。
趋势一旦形成,往往就会继续延续下去。
你们需要理解的就是,
无论从平阳浦发村镇银行3年期存款大幅降息80个基点,还是券商首席的发言,抑或央行过去6年的利率数据来看。
这些都指向一个结果,降息的延续性。
这个时候,提前锁定当下利率就变得非常关键,就是一种未雨绸缪,防止手里的资金因为放水而被稀释。
该怎么做?
有一些参考。
你们看到很多国内机构在疯狂地配置国债、配置红利股等。
成绩还不错。
比如中国人寿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估同比增长50%~70%,三季度业绩预估同比增长75%~106%。
业绩相当不错!
来看看,人家怎么做到的?
中国人寿中报业绩说明会时的解答,公司提到面对低利率环境,一方面继续配置债券,另一方面权益部分则重点配置高股息优质股票以及具备新质生产力特征的标的,不断提升长期回报潜力。
我给你们翻译一下,
6.6万亿的投资资产里,
其中74%左右的仓位通过各种各样的债券类产品锁定了利率。
另外占比19%左右的股票基金权益类仓位。
一部分通过红利股锁定了利率,另一部分则是配置半导体、芯片等科技类企业锁定未来的成长性。
所有的配置都是为了应对已经走在下行通道的利率。所以,低利率如期而来时,机构自然赚得盆满钵满。
这正是精华,正是所有人都应该学习的地方!
而国外机构则在疯狂地配置4%以上的美债、欧债、红利股就是为了锁定利率,锁定利润,锁定将来的现金流。
你们也都应该听说了,
巴菲特的保险公司伯克希尔正在买美债、买联合健康保险公司、买日本五大商社。
这又何尝不是在锁定现有利率呢。
另外,你们可能不知道的是,中国人寿香港公司(国寿海外)成绩,其实一点儿也不逊于巴菲特的投资。
因为他们可以站在香港投资全球,可以像巴菲特一样买美债、买美股、同时也还可以买国债、买港股等等。
就连他们的保单,长期年化收益率都能够跑赢6.5%。
正因如此,
国寿海外在香港的发展才会如日中天,2025年一季度,国寿在香港标准保费排名第四,非银标保排名第二。
这都是所有人,应该去思考的低利率的应对之策。
最后,再次重复一遍。
所有人都要理解的是,你们身处低利率环境,要做的就是在利率进一步下探时,提前锁定当下利率。
如此,才能赢得更多先手。
至于,你们想要通过何种方法达到目的,保险、债券,还是红利等等,则要因人而异。
这就好比有些人喜欢通过道路a到达罗马,有些人则喜欢通过道路b到达罗马。
只要朝着降息的方向走,条条大路都会通罗马。
只是,你们要快!要赶紧行动!
因为,美国10月、12月降息,明年继续降息;国内可能也会在四季度有一次降息。
降息越大,锁定利率的难度就会越大。
最后的最后,你们如果感兴趣,想了解自己适合哪个方法的,可以赶紧在下方扫图了解,我们这里有覆盖各类人群的案例,供你们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