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9月巨变!

来源:民航之翼

最近,中国民航9月生产数据出炉。

也许,中国民航行业正在悄然发生一场巨变。

一、运量之变:量速变化

旅客运输量增速放缓,增长速度连续4个月在5%以下,甚至已经低于GDP的增速了。

回望民航增速是GDP增速的1.4倍甚至更高,再也想不到如今的民航增速竟然低于GDP增速了。

9月,民航旅客运输量6260.7万人,同比增长4.6% ,虽然创新6月份以来的最高速度,但还是在5%以下。

此前,民航旅客运输量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中国民航需求规模的绝对值仍然很大。

今年,每月的客运量基本稳定在6千万人次以上。

这也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

二、价格之变:由降转升

今年以来,由于民航业航空公司众多,整体供过于求,内卷式竞争加剧,机票价格出现下滑。

旺丁不旺财、增收不增利的特征明显。

进入9月份,民航出现从“量升价跌”到“量价齐升”的转变。

可喜的是,民航开始摆脱了“量升价跌”的惯性,实现了客座率与票价的同步攀升—行业终于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上演了一场久违的“大逆转”。

以往航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常常陷入价格战,如今逐渐从“拼价格”转向“控收益”,更加注重客公里、座公里收益,宁可空座也会适当提价。

再加上业内对内卷式竞争形成共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票价的过度下降。

三、地区之变:正负两极

在民航业的增长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

在9月民航旅客运输数据中,中部地区出现负增长。

9月份,中部地区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0.4%,这一降幅虽然不大,但是比8月0.1%的降幅却有所加大。

一方面,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东部地区稍显逊色,在吸引商务出行和高端旅游客源方面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周边交通方式的激烈竞争也对民航客运造成了分流。

近年来,高铁网络在中部地区不断加密,其便捷性和性价比对部分旅客来说更具吸引力。

一些旅客在短距离出行时,更倾向于选择高铁,而非民航。

四、股市之变:民航股反弹

在这一轮的股市上涨中,民航股表现乏力。

不过,最近股市出现调整的时候,民航股出现反弹。

一方面供需格局的优化是推动民航股反弹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是大盘调整时资金选择更为安全的板块有关。

当然,民航股缺乏长期上涨的条件。

9月对于中国民航来说,是充满变化和挑战的一个月。

旅客运输量增速放缓、中部地区负增长、机票价格波动以及民航股反弹,这些现象背后反映出民航业在市场需求、区域发展、价格调控和资本市场等多方面的新变化。

对于民航从业者和投资者来说,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未来,中国民航又将如何在这些变化中破局前行?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