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 暖心 难忘——一场球赛映射一座城的底气与温度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芳

“湘超”有约,火热株洲。

10月12日晚,株洲市体育中心,“湘超”第五轮比赛,株洲队对阵怀化队,主场首秀吸引了39736名观众现场观赛。

这一夜,株洲用一场比赛,诠释了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与硬支撑,给场内场外的观众留下了难忘的美好回忆。

【硬核】

“三湘第一魔鬼主场”的底气

赛前演出,也是一次城市气质的展演。

少年炎帝、22米高铁模型、赛车、无人机运球……株洲的开场秀,将历史文化与工业元素巧妙融合,既有文化的厚重、制造的硬核,也有创新的锐气。

吉祥物“株株侠”以高铁车头为原型,手持扳手与锤子,呼应着这座工业之城的基因。

从《如愿》的深情回望,到《生命之杯》的跃动节奏,株洲用一场“工业美学”的视觉盛宴,让近4万观众沉浸其中。

而真正点燃现场的,是看台上由0733BASE球迷会制作的炎帝TIFO(球迷在看台上展示的大型视觉助威形式)。数百球迷有节奏的呐喊、全场观众齐造“人浪”,将赛场氛围推向高潮。

现场球迷直呼:“这果然是‘三湘第一魔鬼主场’!”

“我们办的不只是比赛,而是一场城市的综合展演。”一位赛事组委会成员如是说。这场比赛,融合体育、文化、科技、服务、经济五大维度,成为株洲城市治理能力、社会动员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暖心】

服务无止境,细节见真心

下午4点,距开赛还有3个多小时,已有市民搭乘免费接驳专线车提前抵达。傍晚6点,交警在长江北路疏导交通,引导车辆有序停放。

为迎接这场赛事,株洲启动“全城服务模式”:4条免费接驳专线、全区公共车位免费、11个免费饮水点、充足的卫生用品、随处可见的志愿者……每一个细节,都藏着城市的用心。

场外,还有400多名公交人员与志愿者组成的保障团队守候。比赛结束,200台公交车让观众在25分钟内高效离场,展现“株洲速度”。

“散场时有这么多免费公交车等候,特别贴心。”来自长沙的李先生感叹。

从入场、停车、饮水到返程,株洲用“组委会+11个工作组”的协同机制,让近4万人安心观赛,体验“幸福株洲”的扎实底色。

【有爱】

一座城,一场温暖的奔赴

如果问,当晚的“湘超”株洲赛区有哪些难忘瞬间,全场为教练杨杰庆生的画面,一定会出现在你的脑海里吧。

比赛结束不久,“生日快乐”歌声响起,万人点亮手机灯光,为杨杰与现场27位同天生日的球迷共庆生日。球场秒变“生日派对”,温情满溢。

杨杰在赛后表示,感谢株洲带给他的感动,将以更多快乐回馈球迷。

株洲的文明与友爱,也融入了对客队的礼遇。

12日下午,西江红、螺小二等6家本地餐饮店自发为怀化远征军球迷准备爱心餐。“想让所有来株洲的人感受到‘好客株洲’。”螺小二老板黄靠靠说。

剪纸赠客队、柚子送观众……这些微小举动,正是“幸福株洲”的真实表达。

全市28个“第二观赛现场”同步启动,商场、夜市、景区推出“票根优惠”“进球送啤酒”等活动,激活票根经济,也串联起整座城市的热情。

从赛场内的万点星光,到赛场外的暖心服务,株洲用行动诠释:幸福,是一种可感知的温度。

【难忘】

一场球赛,成为城市的集体记忆

19:38,比赛正式开始。看台上,两队球迷友好互动,掌声与呐喊不分主客。

株洲队最终以3:0取胜,但更动人的是全场观众为怀化队加油的瞬间。“比赛第二,友谊第一”,在这里不是口号,而是共识。

比赛终会散场,但回忆永不落幕。

这场比赛,株洲没有简单地办赛,而是在经营城市——用体育链接产业,用服务传递温度,用全城参与凝聚认同,构建“赛—城—人”共生的发展逻辑。

株洲这场“湘超首秀”,让我们看到,当制造遇上温情,当体育融入城市,一座“动力之都”变得可亲可感。一场球赛,也因此成为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典礼。

图: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慧 摄

编辑:李毅哲

上一篇:只有53万人的小国,今天打进世界杯了!
下一篇:整体实力提升 全运目标四强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