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之后:中国企业如何幸福起来?​

原创:邵鹏 秦朔朋友圈

头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鲸鱼 海洋

2025年1月1日的上午,我和夫人驱车奔驰在新西兰的公路上,目的地是新西兰最大的内陆湖——陶波湖。

车窗外是夏日绿色的山丘和碧蓝的天空。天空上挂着的白云,不仅漂亮得超出想象,而且低垂得仿佛伸手可得。

来到陶波湖边,完全是一幅度假海滩的景象:湖大得像海,湖水清澈得让人怀疑,新西兰人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安逸!

安逸的新西兰

这是我们第三次来新西兰了,有很多来的理由,但我发现,最深层的原因,就是这种“安逸自得的景象”对我们的吸引。

现在,好多国人都很富裕了,但财富归财富,财富多不等于能换来安逸。长期的奋斗和紧绷的神经,会令人“安逸不得”。

新西兰人这种渗透在骨子里的放松,是目前国人,包括我们自己,最最缺乏的。

他们到底有多安逸?可以用“小数据”进行描绘,比如“私人游艇”。

新西兰是世界上私人船只拥有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全国大约有28万艘游艇和帆船。据新西兰海事局的数据,截至2022年,新西兰注册的私人游艇数量已超过10万艘。这一数字在过去十年中增长了约30%。

据新西兰游艇协会的调查,约有15%的新西兰家庭拥有或租赁过游艇,这一比例在南岛地区更高,达到20%。

一般来说,能购买游艇的人,年收入在30万纽币(约130万人民币)以上。而那些能拥有豪华游艇的人,年收入则需超过80万纽币(约340万人民币)。一些年收入低于8万纽币但又热爱航海的人,则会去二手的帆船市场买来造船工具自己造船,或者买一艘二手的小帆船。

2022年新西兰人均GDP达到4.7万美元。这样的经济水平使更多家庭和个人有能力购买和维护游艇,使游艇航行成为新西兰最大的休闲活动,每年有190万人参与其中:在阳光普照或皎洁月光的照耀下,乘坐游艇或驾驶帆船出海,是新西兰人最喜爱的社交和消遣方式。

在新西兰,游艇的日常维护费用并不高。调查数据显示,约80%的游艇拥有者每年在游艇维护、保险和停靠费用上的支出超过1万新西兰元。只是令人遗憾的是,一年下来适合游艇出海的时间也就二三个月!到了周末,钓鱼、野餐、船上聚会、游泳等,实际上每年真正使用游艇的时间并不长。

我去过新西兰的一些历史博物馆,了解到新西兰人能如此安逸,似乎不关乎努力,更关乎选择。有很多自然禀赋像新西兰的国家,目前还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苦苦挣扎,比如阿根廷。而新西兰非常“命好”,自从成为大英帝国的一员之后,就不离队,不折腾,没有野心,非常知足,并且死死地守住了这样安逸的日子。

世界历史在东方拐弯

对于“安逸”,在我们的传统里,一直是被排斥的。国家也好,个人也好,我们常常强调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在追求安逸的途中,而不是在终点享受安逸。

但是,当我凝视着陶波湖纯净的湖水,忽然明白:我们为什么这么辛苦,不敢追求安乐,是因为我们从鸦片战争开始,一直处在焦灼之中;一直在急行军,在追赶,唯恐赶不上时代,害怕离发达越来越远,过不上好日子。

但是,在我去新西兰之前和回国之后,一系列事件——先是六代机,后是DeepSeek,然后是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让我看清了一个事实:我们终于赶上了!

对这一点,国人一直不能很安然接受,但现在是必须接受的时候了。

这种接受不是我们天天信誓旦旦要大国崛起,反击西方的种种打压,而是历史忽然出现了大的转折,2025年有可能成为东方和西方自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最关键的一年。

这个重大的标志,就来源于DeepSeek演化出的大历史的转折!

从现代技术视角看,从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标志性事件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算起,“东方”整整落后“西方”260年。在2025年之前,“西方”一直在主导着技术的发展。但DeepSeek出现之后,意味着未来有可能出现东西方世界你追我赶的双轨发展局面。更有甚者,如果“东方”领先,“西方”走向衰落,则整个世界将真正走向天翻地覆。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为枢纽,以19世纪30、40年代机械化的实现为标志,大致经历了一百年的时间。

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革命的发生不仅使英国的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力迅速提高,其影响范围还扩展到西欧、北美、东欧和亚洲,推动了法、美、德等国的技术革新、俄国和日本西化后的工业化高潮。

而现在的人工智能革命,将重复英国工业革命的路径。只不过这次技术革命,可能在2035年就会确定根本性的轮廓,到2050年就会彻底将人类文明推向一个陌生的世界。

因此,不论特朗普的关税战结局如何,我们和世界的总体格局都将因这场技术革命而彻底改变。其标志性的趋势,将不是我们追赶西方,获得西方认可,融入西方主导的全球化之中,而是我们作为“东方”的引领者,开始寻找“自己的节奏”,探索将人类文明领入一个新路径。

这种新路径将超越东方和西方的传统文化,在一个由人工智能打造的高技术层次,完成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没能完成的“人文革命”,在高技术基础上全面升级为一种新文明。

我们这种“仅仅属于自己的节奏”,将类似于在航天领域的发展过程:在被西方封锁隔离之后,走出一个新的天地。而未来的“西方的节奏”,将是由马斯克为代表的科技巨头,用新科技颠覆“腐朽西方国家”。东方和西方这两种力量,有可能在未来的太空汇合。

当AI长成参天大树,当核聚变给人类带来无尽能源,当“星际殖民”成为必须,人类新文明塑造即将开始。

因此,反观2025年前后的一系列事件,将给我们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的六代机将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个星球上,我们的国家安全有了极度保障。在和平的背景下,将是类似DeepSeek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引领我们与西方进行平等的科技竞争。

在未来量子计算机、核聚变、生物技术不断突破之后,新诞生的智能体将是硅基的,更适合太空殖民的人机合成生物。人类要么成为这种新生物的上帝,要么成为它的奴隶。到那时,与宇宙相比,地球、人类都可能不值一提。远超人类的新智能体,它的能力和野心,将直接投射在太空,地球只会是一个起点。

与这些相比,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就是一场闹剧!因为它真的不重要,现在最重要的是东方已经赶上来了,未来的最重要的是科技竞赛!西方领先260年的优势,已经开始全面丧失,这才是对其最最可怕的地方!

未来中国企业生存的四个象限

与上述宏大的思维相对应,在“我们赶上了”之后,中国企业的生存空间,将面临一场“重新格式化”!类似于电脑的存储空间,被分出A区、B区、C区、D区之后,中国企业将在不同的空间开始未来生活。

如果我们不用ABCD这种无趣的表述方式,而借用“精英”与“土豆”这种有趣的分类标签,中国的企业,未来将进入四个生存象限:精英、土豆、想做土豆的精英和想做精英的土豆。

象限一:精英——代表企业华为

关于精英与土豆的说法,来源于社会学,来源于社会分层。当阶层固化之后,所谓的“精英教育”就开始登场。无怪乎“统治阶级”想永远统治下去,所谓的精英阶层想通过“精英教育”让自己的后代永远处在统治阶层而不坠落。

回望历史,就知道这种想法是多么虚妄。其实,精英不关乎财富、权势、智商,精英只关乎卓越和贡献,因为只有改变历史的个人和企业,才值得被称为“精英”。

所谓“精英”在本质上是一种荣誉,而荣誉是不能传承的,只能由每个企业或个人独自争取和实现。

精英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野生环境,在磨砺中成长。精英的两面:基因和环境,都不可或缺。成为精英,需要先天的优良基因,更需要严酷的环境,使其在不断的磨砺中成长。最后长成参天大树!

精英企业是能够改变历史的企业,就像华为,是国之重器,而非个人或一部分人的资产。

象限二:想做土豆的精英——代表企业腾讯

与之相对,不是所有企业都引人注目,有些企业看着很普通,其实一直守护着我们的生活,最突出的是我们的国家电力系统。它因为历史的原因,被分成不同的企业和集团。它和我们息息相关,但你几乎感觉不到它的伟大。

正因为它们几十年的努力,我们现在正在享用全球最高水平的电力服务,不仅发电技术、输变电技术、发电设备、民用电网“全套世界一流”,我们未来的电力保障也将是世界一流的。

但是,关于用电,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垄断、昂贵、腐败等负面新闻,而没有意识到一个强大的电力系统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与国电系统类似的,是腾讯的微信。就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一样,在网络时代,我们离不开微信。

象限三:想做精英的土豆——代表企业阿里巴巴

众所周知,马云有个“百年企业”的理念,希望阿里巴巴成为一家跨越三个世纪的企业(1999-2101年),这是一个非常精英的理念,即追求基业长青。

2023年2月,在Daily Journal年度股东大会上,芒格反思了自己对阿里巴巴的投资:“我认为阿里巴巴是我所犯的最糟糕的错误之一。在思考阿里巴巴时,我被它在中国互联网上的地位所吸引。我没有停下来意识到它仍然是一个零售商。”芒格的意思是,零售业是高度竞争的业务,用户从一个商场迁移到另一个商场很容易。

但是,随着阿里在AI方面的发力,它能真正变成精英吗?我们拭目以待。

象限四:土豆——代表企业胖东来

最后,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是普通企业。永远不可能成为精英,不可能成为国之栋梁,连伪装一下精英都不可能。

但胖东来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做良心企业,做好自己的事情,获得合理的利润,企业可以幸福地活下去。

胖东来无疑是一个“土豆型”企业,它不可能成为沃尔玛,它就是中国土地上的“胖东来”。由于我夫人家在许昌,我可以说是看着胖东来一路长大的,也知道胖东来光屁股时的模样。

胖东来现在受追捧,有宣传的因素,也有它“做对的事情”的原因。胖东来确实对员工很好,确实认真检查蔬菜是否有农残超标,确实保障消费者不满意就能退货。

但值得指出的是,企业不应该就是这样吗?中国的超市为什么连这些最基本的都做不到,才让胖东来一枝独秀!

2025之后:中国企业如何幸福起来?

我们的生存误区

做完以上中国企业生存象限的“格式化”,我看到了未来企业的生存困境和生存误区。

现在,我们几乎所有的企业,日子都不好过,而特朗普的关税战,似乎让我们又处在了危机的边缘。

但是,深入分析,这种危机不是特朗普一手造成的。特朗普最多就是一只黑手,撕开了我们长时间不愿意面对的“伤疤”!

英国工业革命让我们倍感落后,鸦片战争让我们倍感屈辱,改革开放后近50年的急行军,已经固化了一种企业生态,就是追赶。

为了追赶,企业可以不顾一切,而在这场追赶中,原有的一切价值似乎都灰飞烟灭了。

这就是我们企业生存的误区!而目前所有的管理理论,也一直坚信:只要达成教科书上完美的战略和管理,多小的企业都会成长为世界级的大企业,多差的企业都会转变成好企业,好企业构成好经济,好经济构成好生活。

但现实是,所有这些其实只是一种愿望。众多企业中只有少部分会成为精英企业,大部分会是土豆企业。我们需要精英企业去开疆拓土,但不需要所有的企业都去开疆拓土!

我们何处去寻找安定?

审视我们的企业生态,大企业很受追捧和关照,但我们应该深刻地体会到,众多中小实体企业的安定,才是整个经济的稳定器,中小企业的幸福感也很重要。

就像所谓的“金融创新”屡屡演化为骗局、被强力整顿一样,国家应在更高的层次,抑制垄断,清除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霸凌,时时检出“伪精英”“坏土豆”,扔出圈外!

我们的未来:让精英去改变历史,让土豆变得幸福起来!

现在,和这几十年急行军不同的是,我们要彻底放弃各种幻想,迎接未来中国企业的分层和固化,改变我们的企业生态,划分好生存空间,让中小企业耕者有其田,能够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不要没有意义的创业,不要没有意义的内卷,不要没有意义的创新。

现在,网上和线下有太多的“经营神技”,但经营的不是“产品和服务”而是“套路”。

比如:你如何打造一家网红包子铺?

第一招免费,365天,天天让顾客免费吃包子,但每天只能免费吃一个包子。为了这一个免费的包子,顾客先要成为会员,预存包子钱,每天扫码,坚持多少天可以免费吃第二个包子;

第二招扩张,经营者要疯狂扩大会员数量,疯狂开店,疯狂融资,疯狂上市,疯狂减持;经过这一系列神操作,包子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包子好不好吃也不重要了,最后顾客要到包子店吃包子这件事也被忘记了。

现在,当“我们赶上了”之后,更需要的是安定,是让众多的土豆企业做本分的事情,卖包子的好好做包子,卖面包的好好做面包,外国人来中国卖披萨我们也欢迎,各个都像“胖东来”一样,幸福起来,胖起来……

所有这些,其实都不难,回归本心,回头看看东方古老的智慧,翻开《大学》想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上一篇:高通CEO公布骁龙AI PC最新进展,颠覆性技术价值显现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