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表达访华意愿,三天过去了中方还是没回应,他为什么急着和中方谈?三国外长排队访华,分别是哪三国,有哪些看点?
5月16日,特朗普在接受保守派媒体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再度表达了访华意愿,还称中美关系非常重要。如今已经过去3天了,对于特朗普的访华请求,中方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美国总统特朗普
对特朗普来说,当然希望与中方见上一面,甚至实现访华,哪怕没有什么成果。一方面,特朗普如果能够实现访华,意味着中美关系得到了极大程度的缓解,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立马会给出积极反馈。上次中美在日内瓦谈妥后,美国股市就应声上涨,美国业界更是长舒了一口气,特朗普所面临的内部压力骤减。
另一方面,特朗普依旧有求于我国。回顾特朗普上台几个月里的一系列动作来看,他的主线其实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解决财政上的麻烦。他对内要实现大规模减税政策,但实际上美国财政长期处于赤字,再加上过去两年疯狂加息让美国今年需要支付超1.1万亿美元的美债利息,相当于美国财政收入的22%。一边是收入的减少,另一边又是支出增多,一来一回就产生了更大的财政窟窿,特朗普过去几个月里所做的事,就是想尽办法填上这个窟窿。

特朗普一系列动作的主线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解决财政上的麻烦
为此,特朗普采取了诸多措施,总结起来就两件事,一个是节流,让马斯克亲自挂帅削减政府多个部门,节省开支。另一个是开源,对外大幅加征关税。但关税工具可不像特朗普所说的无所不能,而是一把双刃剑。粗暴的加征关税,虽然可以短暂提升关税收入,但同时也会引发供应链混乱,以及引起被加征国家的反制,这就极有可能导致通胀问题反弹,这不仅会冲击他明年中期选举的选情,而且还会让美联储更加抗拒降息,美债长期维持在高利率,只会让特朗普一直喘不过气。
想要强逼美联储降息不现实,所以特朗普只能寄希望于能够缓和中美紧张的贸易关系,这也就不难理解他的对华态度会从过去的强硬逐渐软化。不过中美贸易关系,不是特朗普单方面说了算,要想访华,甚至与中方达成协议,还需要拿出实际诚意,否则再多的喊话都是没有意义的。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对中方来说,如果特朗普的表态只停留在口头上,我们不妨晾一晾,按照自己的既定节奏和规划,做好自己的事。就在特朗普再次抛出访华意愿的这三天里,已经有三国外长,正在排着队访华。
5月19日,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访华。上台前,特朗普就曾多次抛出吞并格陵兰岛的言论。这次拉斯穆森访华,一来是为了谈谈与中方的经贸合作,二来也是为了在格陵兰岛问题上,得到中方的支持。在与拉斯穆森的会晤中,王毅外长也如其所愿送上了“定心丸”,明确表示充分尊重丹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访华
拉斯穆森访华后,5月19日至21日,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将访华。21日至22日,荷兰外交大臣菲尔德坎普也将访华。巴铁外长访华,自然是为了促进中巴关系,尤其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另外,当前印巴局势虽然得到了缓和,但和平局面依旧脆弱,双方的火药味依旧很浓,例如印方至今没有结束水资源战争。
而荷兰外交大臣访华,半导体问题将成为关键。众所周知,荷兰的阿斯麦是光刻机生产巨头,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就曾多次施压,要求阿斯麦配合美国加大对华出口限制,想要在半导体领域迟滞中方的发展。特朗普时期,尽管他和拜登在诸多议题上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但在半导体领域,他也主张加大对华限制。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荷兰会作何选择,备受外界关注。

荷兰的阿斯麦是光刻机生产巨头
总的来说,在处理对外关系时,中方一直都有自己的节奏,特朗普要是想顺利访华,就少说空话多做实事,为双边互动创造合适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