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温暖对话(在现场)

转自:中国台湾网

2025年01月10日06:1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1月9日,在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安置点,施工人员抓紧搭建移动板房。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发生后的3天里,记者记录下参与抗震救灾的党员与受灾群众间的三段温暖对话。

  第一段对话,发生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产房,时间是1月8日7时40分左右。

  产房里,一声婴儿的啼哭,清脆响亮。

  这名婴儿和母亲都来自震中长所乡杂村,是地震后首个顺利降生的新生儿。

  7日,产妇一家正打算到定日县人民医院就诊,突如其来的地震打乱了原本的安排。当晚,这家人才到达定日县人民医院,后又转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

  “看病历,产妇的血压很高,还有很多指标异常。”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急诊室里,妇产科主任、党员普尺焦急等待,“这条路上,千万别出什么状况。”

  8日1时30分,载着产妇的救护车驶进急诊,普尺随即联系多个科室开展会诊。经过一夜努力,产妇的状况稳定下来。

  8日7时40分,婴儿顺利降生。

  “孩子有6斤,各项指标都很健康。”普尺走出病房,长舒一口气,把好消息分享给了产妇家属。

  “谢谢您!”望着马上又要走进另一间病房的普尺,家属赶紧感谢,“这孩子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希望,多亏您了。”

  第二段对话,发生在长所乡古荣村安置点,时间是9日下午5时。

  这段对话,说的是关于移动板房搭建的事。

  对话的双方,分别是受灾村民旺加和来到一线支援的共产党员普布扎西。

  古荣村村头,挂着抗震救灾横幅的大卡车缓缓停下,绿色的吊车将一块块坚固、结实的板材卸下。远处,已有几幢板房搭出了雏形。

  “新搭建的板房是给我们住的吗?”旺加问。震后这几天,他们全家9口人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夜间为了御寒,需要用到烤火炉和厚被子。

  长所乡古荣村安置点,海拔在4300米以上,入夜气温会低至零下20摄氏度。移动板房相比于普通帐篷,会更防风更保暖,更有助于保障安置群众温暖过冬。

  “那当然,新搭建的这些板房,就是为了给咱们村受灾群众用的。”普布扎西说。

  为保障受灾群众从应急性临时安置转为固定性过渡安置,震后第二天,首批新式折叠板房就运抵定日县。

  “一二三!一二三……”吊车将板房一抖,折叠的回形板房随即“立正”,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村干部合力将前后两面从地上推起,不到10分钟,一间板房就能搭建完成。

  “一间板房有18平方米,里面配备了钢架床。”走进板房,普布扎西向旺加介绍,“今晚我们就试着通电,到时候你和家人可以领取电暖气,比现在住的帐篷更暖和。”

  目前,古荣村已完成搭建34间板房,预计可以安置200多名群众。

  看到结实的新“家”,旺加握紧了普布扎西的手,“感谢你们给我们带来温暖。”

  第三段对话,发生在9日晚上8时,地点在曲洛乡吉雄村安置点。

  正值晚餐时间,受灾群众巴旦家住的帐篷,炉火摇曳,柴火燃烧的声音,噼啪作响。

  帐篷里,新鲜的蔬菜摆得很整齐。“这是赵树锋警官给我们送来的。”望着红彤彤的西红柿,巴旦的脸庞也被炉火映得红红的。

  巴旦口中的赵树锋,是一名共产党员,在萨嘎县公安局加加镇派出所任教导员,这次赶来曲洛乡支援抗震救灾。

  冬季的高原,新鲜的蔬菜本就匮乏,但在这里,54户人家都领到了。

  “这么冷的天,公安干警不容易,挨家挨户给我们送蔬菜。”巴旦指了指帐篷一角码放着的大白菜,“这就是昨天赵警官给我们家送来的,今天上午还有解放军战士来给我们送肉罐头。”

  说话间,赵树锋撩开了帐篷的门帘,“吃了吗,今天家里做了哪些饭菜?”刚进屋的赵树锋焐了焐冻得通红的双耳,坐在火炉边伸出双手烤起了火。

  “今天家里炒了青椒肉丝,还做了罐头烧白菜。”巴旦回答道,“你要不要坐下吃点。”

  “我们单位有饭,后面几家我还要去瞅瞅,看完再吃。”赵树锋站起身,边走边回头说,“你们还缺什么,和我说,我给你们送。”

  帐篷里,刚刚出锅的菜摆到了炉子上,一家人围炉而坐。屋子里暖暖的,巴旦的心里也暖暖的,“这么冷的天,感谢党,让我们吃到新鲜的蔬菜,真的特别感谢。”

  地震发生后,受灾群众收到了粮油、肉类、蔬菜等生活必需品74.3万吨,大部分安置点里都吃上了新鲜干净的蔬菜。

  (本报记者徐驭尧参与采写)

  本期统筹:杨烁壁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0日 04 版)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