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明:每学期至少五套教案

转自:新安晚报

梁晓明在和学员交流。

  梁晓明退休后,开启在社区和老年大学的教学生涯。十多年如一日,她在教学中一丝不苟从不懈怠,每学期准备至少五套教案,因材施教,让老年学员学有所乐的同时,学有所得。

  一周基本上不休息

“这是对我的肯定和激励。”荣获合肥市第八届“能者为师——寻找社区好教师(名师工作室筹建专场)”二等奖,68岁的梁晓明如是说。

梁晓明目前是合肥包河区包公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的志愿者,也是该街道航南社区老年大学的一名声乐教师。“教了有12年了,最初并不叫老年大学。”她回忆,该老年大学的前身,仅是一个艺术团,2013年成立,“那会我刚退休,艺术团也只有十几人。”她直言,唱跳教学“一肩挑”。

“一步一个脚印吧,其间花费了很多心血。”梁晓明告诉记者,社区艺术团不断扩大,逐渐细分出声乐班、舞蹈班、合唱班等班级,并升级为老年大学。“现在舞蹈班有两个,合唱团也从几个人发展到一百多人的队伍,声乐班都满满的。”她欣喜地说,软硬件都升级了,规模也越来越大。

同时,她还在蜀山区、瑶海区多个老年大学代课,教授声乐和合唱指挥。“一周基本上不休息,所有精力都在这上面。”

  看到学员成长有成就感

声乐基础班、合唱团、小合唱队,梁晓明在航南社区老年大学的声乐教学,已形成了从基础到专业的梯队培养。生动、接地气、通俗易懂,是她总结的教学经验。她也直言,带的班级多,层次都不一样,她每个学期至少准备五套教案,“因学员而异,很麻烦,很累,但乐在其中。”

班型不同,她的教学侧重点不同。“比如在基础班,来的学员零基础:不识谱、不懂乐理、不会发声,年龄跨度也从50岁到80岁。”针对现状,她以直接示范为主,通过模拟动物叫声形象展示发声位置,以身体律动讲解节拍,以规范发音示范如何咬字,“手把手地教,带着学员逐句反复地练习。”

“基础班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才库,我对学员的培养是有方向的,因人而异。”梁晓明介绍,比如有的学员乐感很好,有的舞台形象好,或者表演能力强,也对声乐特别有兴趣,通过基础班的学习,即可被选拔进入更高层次的合唱团学习。

“我们的合唱团有120多人,四声部。”梁晓明表示,合唱比较难,除对声乐基础有要求,也特别强调彼此间的配合。“第一是合唱曲目有难度。”她直言,如果讲专业合唱,对老年人来说不太现实,但好听又受学员喜欢的曲目,一般都有难度。“我自己改编,将谱子改简单,更易唱。”她说,听起来容易,其实对自己要求很高,还需要根据学员的练习实际,不断地调整和磨合。

“有的老年人学得慢,记得慢,忘得快,合唱时就容易被其它声部带跑。”针对这一普遍情况,梁晓明安排各声部的学员先自己唱,各自背好了记熟悉了,再组合在一起练习,“有了之前反复练习的记忆,学员配合也就顺畅了。”

值得一提的是,梁晓明教出的学员,学习有成后发挥特长,开始在社区或老年大学代课,晚年退而不休,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做老师,最有成就感的,就是看到学员的成长。”

上一篇:“每个孩子都有成为‘白天鹅’的潜力”
下一篇:杭燕:走出小圈子,拥抱大世界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