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享健康丨冬日情绪忧郁?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转自:上观新闻

冬至,作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一年中最长的夜晚和最短的白昼的到来。它不仅是自然界阴阳交替、万物更新的重要节点,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与情感寄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冬至被视为家人团聚的时刻,这种习俗本身便蕴含了对远方亲人深深的思念。对于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与家人团聚的人来说,冬至的温暖灯火可能反衬出内心的孤独与遗憾,激发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冬至也是祭祖的日子,人们通过扫墓、献花等方式寄托哀思,表达对先人的敬仰与怀念,这种仪式感进一步加深了冬至与哀伤之间的联系。

冬至还可能

涉及一个较为沉重的话题,

就是“居丧反应”

在经历亲人或重要关系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居丧反应可能表现出的一系列情感、认知、行为和生理上的反应。这是一种自然的、普遍的心理过程,是人们对失去所做出的正常反应。

情感反应

居丧期间,个体可能会经历强烈的悲痛、哀伤、思念和失落感。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绝望,甚至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怀疑。这些情感反应是正常的,而且每个人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

认知反应

在认知层面,居丧个体可能会经历认知困扰,如难以接受逝者已逝的事实,反复思考逝者的生前事迹,或者对逝者的离世感到困惑和不解。他们可能会陷入对过去的回忆中,无法摆脱对逝者的思念。

行为反应

行为上,居丧个体可能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行为,如过度依赖逝者的遗物、频繁访问逝者的墓地或遗像,或者避免与逝者相关的事物接触。他们可能会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变得消沉、退缩,甚至可能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

生理反应

居丧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失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疲劳等。这些反应通常与情感压力和心理负担有关,而且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

如何应对哀伤和居丧呢?

和静宝一起来看看吧↓↓↓

调整与接纳

接纳并正视自己的情绪反应,认识到当前的哀伤和痛苦是正常且自然的心理过程。不要抑制自己的情感,难过时不妨让泪水自然流淌,眼泪是情绪释放的有效方式。

纪念与感恩

将哀伤转化为对逝者的纪念与对生活的感恩,比如举行纪念仪式、告别仪式、种植一棵树等方式,让思念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分享与交流

不要独自承受哀伤,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分享自己的感受,通过倾诉减轻心理负担,获得情感支持。

照顾好自己

保持规律作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享受自然光。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投入新的生活和工作,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

如果居丧反应持续时间长,已经影响到生活和工作,就需要进一步重视了。家人、朋友和社区的支持至关重要。此外,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也可以提供有效的帮助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居丧个体处理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反应,提供应对策略,并帮助他们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在干预过程中,需要关注居丧个体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需要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确保他们在经历丧失的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冬至,既是自然界的转折点,也是人类情感的交汇点。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在思念中学会珍惜,让爱与希望如同冬至后的阳光,逐渐温暖每一颗心灵。

(图片来源:受访单位提供;资料来源:区卫生健康委、区精神卫生中心章丽)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