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登顶珠峰量身高,车道级导航覆盖百余座城市,这些都与北斗导航卫星有关

转自:上观新闻

9月19日,我国成功发射第59颗、60颗北斗导航卫星。该组卫星升级了星载原子钟配置,搭载了新型星间链路终端,入网工作后将提升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靠性,以及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等服务性能。

就在一个星期前,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4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综合指数为1431点,同比增长9.07%。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北斗产业链和供应链实现亿级量产规模。随着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数字化升级,对北斗应用的需求明显增长。

【第一个运营的“北斗导航”园区】

中国北斗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坐落在上海青浦,作为全国第一个运营的“北斗导航”园区,集聚了800多家相关领域企业。经过10年的发展,北斗西虹桥基地初步构建了从上游的基础部/器件、算法、软件及数据,到中游的终端和系统集成,以及下游的行业应用、系统运行的全产业链,年均产值增长近40%。自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完成以来,北斗西虹桥基地产业规模复合增长达到48.69%,截至2023年累计税收贡献12.43亿元。

还记得2020年5月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从北坡登顶吗?他们在峰顶竖起测量觇标,连接的正是北斗西虹桥基地企业——上海华测导航的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精度达到毫米级。这是国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产品首次在珠峰作业。8800米以上的高度,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5℃,气压只有30千帕(正常情况下是101千帕),华测导航的设备经受住了低温、低压的双重考验。

【不仅能定位还能发送短消息】

虽远在天上,但北斗导航卫星离我们的生活却很近。

2024年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1.39亿部,超过98%支持北斗定位功能。基于北斗高精度的车道级导航功能已覆盖全国超过100座城市的普通道路。

上海交通大学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裴凌介绍,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有两个优势:一是高轨卫星更多、覆盖范围更广、高程测量更精确,尤其在低纬度地区优势更为明显。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和美国的GPS卫星导航系统,只有距地2万公里的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在地球静止轨道没有布局。

二是融合导航与通信功能,不仅能定位还能发送短消息。海上的渔船无需海事卫星就可直接发信息给陆地。

“北斗导航卫星不仅仅是定位导航,其授时功能也很重要,比如金融系统和电力系统都需要精确的时间同步,否则会遭受重大损失。”裴凌说。

【上海重点发展的是空间信息领域】

“依托北斗导航卫星,未来上海重点发展的是空间信息领域。”裴凌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支撑面向未来的城市数字底座建设。以定位导航、遥感观测为基础,实现地上、地下、空中、水域立体覆盖,保障数字城市与物理城市的实时镜像、精准映射。以卫星互联网加地面移动网络为基础,加快构建天地一体化的数字城市信息网络。

围绕闵行上海航天城、浦东卫星互联网科研基地、临港卫星制造集聚区、青浦北斗空间信息应用示范区、松江卫星产业基地等,上海将打造8个空间信息产业协同创新特色园区,到2025年实现空间信息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

上海还将提供泛在精准时空信息服务,在通信、金融、能源、广电、交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管理、水利、农业、气象等重点行业推进北斗规模应用。

题图来源:我国成功发射第59颗、60颗北斗导航卫星。新华社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